委员会将评估下一步解决中国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市场歧视问题的措施

         今天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了中国公共采购市场对欧盟医疗器械的持续歧视,该报告将为委员会提供信息,评估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欧盟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公平竞争环境

         该报告概述了欧盟《国际采购工具》(IPI)下首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展示了中国以不公平和歧视的方式限制欧盟医疗器械生产商获得其政府合同的明确证据

         欧盟仍然致力于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以解决和消除歧视性措施。然而,在没有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委员会现在将仔细评估采取IPI措施的可能性。如果委员会发现此类措施符合欧盟的利益,那么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限制或排除中国在欧盟政府合同中的竞标者。

背景 

         委员会今天发布的报告得出结论,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和供应商实施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直接和间接歧视,导致欧盟医疗器械和供应商在整个中国的市场准入受到严重和反复的损害。这种歧视影响到所有类别的医疗器械。

         欧盟公共采购市场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容易进入的市场之一。此外,2015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对欧盟的医疗器械出口激增了100%以上,反映出欧盟市场整体开放程度。 

         《国际采购工具》于2022年8月29日生效。该工具旨在恢复欧盟公司在欧盟以外投标的机会平衡,并促进全球公共采购市场的开放和公平准入。其主要目标是鼓励公共采购市场向欧盟经济运营商和欧盟供应商互惠开放。

         2024年4月24日,委员会根据该法规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市场的措施和做法进行了首次调查。

         根据IPI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必须具体,并以相称性和效率原则为基础,同时考虑任何可能出现的供应问题。

更多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市场IPI报告

员工工作文件

欧盟国际采购工具

发起IPI投诉

引语

        “欧洲委员会强烈希望与中国保持开放、公平和互利的贸易关系,包括在公共采购领域。然而,开放必须是互惠的:欧盟的政府合同对非欧盟国家开放,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也能以类似公平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公司。我们发现,中国在公共合同竞标时歧视欧盟医疗器械生产商,虽然我们继续将对话作为寻求解决方案的第一步,但我们随时准备采取果断行动,捍卫公平竞争环境,支持公平竞争。”

——马罗什谢夫科维奇(Maroš Šefčovic),贸易与经济安全、机构间关系与透明度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