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在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峰会是我今年第二次访华。这充分彰显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与中国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行坦率及开放的讨论,以加深相互理解。今天我们就做到了这一点。这无疑是一次“充满选择的峰会”。这是一个向中国领导人明确解释我们的关切和期望的机会,当然也是一个寻求在双边关系的关键领域取得进展的机会。

请允许我首先谈谈贸易和对经济的投资。在重新平衡我们的贸易关系时,这一点尤为必要。习主席阐述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我们每天有 23亿欧元的商品贸易。这表明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非常重要。但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我们的贸易严重失衡。我们的贸易逆差已接近4000 亿欧元。而在 20 年前,这个数字是现在的 10 倍--400 亿欧元。因此,这显示了贸易赤字的增长轨迹和巨大增幅。如果只看过去两年,贸易逆差已经翻了一番。这是许多欧洲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失衡是不可持续的。其根本原因众所周知,我们也讨论过。这些原因包括欧洲公司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国内公司受到优惠待遇以及中国生产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正在向全球市场蔓延。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不同地区已经开始对中国产品关闭市场。这当然会将更多的过剩产能转移到欧洲。在政治上,欧洲领导人不会容忍我们的制造业受到不公平竞争的破坏。我们喜欢竞争。它使我们变得更好;它降低价格;它对消费者有利。但竞争必须公平公正。因此,我们也坚持要求进入我们单一市场的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我很高兴我们与习主席达成了共识,即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应该是平衡的。

当然,我们也讨论了去风险而非脱钩的方针。中国长期以来也有类似的做法。中国称其为自立自强,并将其部分纳入了双循环战略。在此,我也非常明确表示: 欧洲无意与中国脱钩。我们已经看到欧洲与俄罗斯脱钩,这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无意与中国脱钩。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去风险。去风险是指管理我们看到的风险,通过供应链的多样化来解决过度依赖的问题--从而加强我们的供应链,拥有来自多个供应商的更强大的供应链--从而提高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这并非只是针对中国。我们要从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和俄罗斯能源勒索中汲取教训。在其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首先是在大流行病中,然后是在俄罗斯发动战争时--当单一供应商不再提供能源时是多么痛苦。鉴于地缘政治摩擦加剧,我们必须加强供应链并使其多样化。

我们还讨论了数字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我们既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机遇,也看到了它的巨大风险。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要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要打开创新之门。单靠市场力量是解决不了问题。自愿性的防范措施当然有利于快速行动,但我们最终还是需要有约束力的规则。中国已经启动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欧盟目前正在完成其第一部人工智能法案,以确保人工智能符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价值观。因此,尽管我们的治理模式不同,但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应寻求在全球层面上的人工智能合作。我们还讨论了跨境工业数据流动问题。自我上次访问以来,我们恢复的高级别对话也讨论了这一问题。正如你们所知,欧盟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规则以及缺乏明确性表示担忧。因此,我非常欢迎中国现在愿意建立一个机制来澄清规则。这对欧洲公司来说将是一大进步。有了这些承诺之后,现在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

我们还讨论了气候变化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重大议题。众所周知,COP28 正在进行中。我认为,如果中国加入全球可再生能源承诺,这也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众所周知,我们已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加三倍,到2030年将能效提高两倍。因此,我鼓励中国与我们一起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该承诺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在COP28的第一周,已经有125个国家加入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承诺。中国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表现突出。中国可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投产最多的地区。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另一方面,我们开诚布公地讨论过,我们对中国增加部署煤电厂感到非常担忧。我们知道,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这是目前迪拜举行的 COP28 会议正在讨论的问题。当然,我们希望中国在到本世纪中叶逐步淘汰有增无减的化石燃料问题上能够采取非常坚定的立场。

最后,我们还讨论了碳市场这个大话题。事实上,欧盟和中国共同拥有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我们在这一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欧盟早在 2005 年就开始建立排放交易体系。现在,我们正努力通过碳价覆盖 75% 的排放量。几年前,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我们正在密切合作,并就避免哪些错误和采取哪些积极步骤交换意见。因此,我很高兴我们能续签排放交易体系合作谅解备忘录。排放交易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它经过了充分的检验;它已经证明了其成本效益;它创造的收入可以再投资于创新,再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总的来说,气候变化是中国和欧盟正在开展建设性合作的一个领域。

请允许我谈乌克兰。俄罗斯的侵略战争公然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这是对欧洲安全的严重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重申,中国有必要利用其对俄罗斯的一切影响力,制止这场侵略战争,并参与乌克兰的和平方案。我们还重申不向俄罗斯提供致命装备,并防止俄罗斯试图规避制裁。

最后,我们向中国表达了对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关切,尤其是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东海和南海的不稳定加剧,危及全球繁荣和地区安全。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行为,特别是使用武力。我们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如果能通过对话并根据国际法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地区安全也将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很多选择显而易见。今天,我们进行了坦诚和公开的讨论。我们同意在高级别对话中取得进一步进展。